


8月13日,在位于武平县城厢镇长居村的生态全循环碳减排(畜禽粪污治理)示范点项目现场,来自福建省蓝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启斌正向前来考察交流的生猪养殖户介绍该示范点的特点及优势,并就养殖户提出的运行模式、技术细节、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详细解答。 刘启斌介绍,“项目整体规划有序,占地面积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它既解决畜禽粪养殖面源污染问题,又生产出有机液肥和微生物菌剂,实现种养循环并改良土壤,打造农业碳减排的“武平模式”。 武平县生态全循环碳减排(畜禽粪污治理)示范点由武平生态环境局牵头,蓝碳环保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项目实施。示范点采用公司全新工艺,即在生猪养殖粪污处理过程中,投入专利菌剂和专用设备,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把猪粪尿里的碳和氮全部固定在肥料中,抑制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了全程碳减排、全程消解污泥、自动除臭、自动灭蚊蝇,出水达标排放,同时生产出高质量的液肥和复合酶,并实现无人值守全智能化管理。 刘启斌介绍,“我们这个是三位一体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新模式,既能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又能生产微生物菌剂和复合酶,同时打造一个农旅结合的示范工程。” 该示范点生产的液肥和微生物菌剂已取得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权威报告,出水已达标,并符合省生态环境厅最新出台的“猪十条”排放标准。目前正在进行配肥站建设、类景点打造、茶山液肥试验和土壤改良试验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武平县畜禽粪污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预防水污染、保障水安全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刘启斌说,“我们蓝碳环保全新工艺可以大大降低粪污处置和运营成本,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养殖户收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的”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