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我县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牢记嘱托,接力奋斗,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日前,记者来到林改策源地万安镇捷文村,只见林下有机灵芝基地一朵朵色彩艳丽、亭亭玉立的“小伞”状的灵芝长势喜人。独具天然清新的良好生态环境孕育出品质上佳的灵芝。
万安镇捷文林下有机灵芝基地项目负责人邱贵飚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基地是2018年建设的,总的面积有210多亩,在建设之初我们就把捷文村的6户贫困户吸纳进来一起建设这个基地。贫困户每年可以增收3000-5000元左右的收入,既带动了捷文村的贫困户,也带动了周边的村民一起来发展林下经济这个项目,给大家创造了很好的效益。” 利用好生态,打好环境牌,充分发挥绿水青山优势,是我县实现精准脱贫的着力点。从林改前的“乱砍乱伐管不住”,到现如今的“不砍树也能富”,林改成果日益显现。 万安镇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李财林对记者说:“捷文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好。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更要做好蓝天绿水的文章,目前捷文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既保护了生态,又富裕了百姓。”
李华寿也是实施精准脱贫政策受益的贫困户之一。李华寿家因病致贫,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开始发展百香果等林下经济,生活逐渐改善。 万安镇贤溪村贫困户李华寿说:“政府那么关心我们,对我们的扶贫工作做得非常好,辣椒、百香果都有分给我们种,对我们贫困户非常大的支持,现在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最重要的“一号工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通过重点实施产业扶贫提升、健康扶贫保障、搬迁扶贫安居、资产收益增收、金融扶贫扶持、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扶贫致富和技术帮扶提升等工程,持续创新帮扶模式,探索试行激励性扶贫、开展“菜单式”扶贫、实施“N+”产业带动模式等举措,加大产业、就业、搬迁、生态、金融、教育、健康扶贫力度,促进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我县正式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5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58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县6033户17369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