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为更好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武平县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实现“双胜利”。从2020年2月20日起,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抓抗疫•促发展•双胜利】专栏,推出系列相关报道,现推出第四期《武平:防疫复工两不误 兴贤坊项目有序推进中》
连日来,在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带着口罩和防护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铺设地砖、安装电路、栽种花草,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省外技术工人复工还存在一定难度,为此项目部积极安排省内工人有序恢复施工,确保防疫、建设两不误。 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杨文三说:“本省内的工人从十号陆陆续续过来,古建的也是外省比较多,现在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要等疫情过后,会陆陆续续地进来,现在是街一、街二新建的客家民居景观正在收尾,然后过几天文庙交流中心工人才有到位开始施工,景观进入收尾。” 项目工人在疫情期间的安全防护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为了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工程进度,项目部严格遵守省、市、县防疫文件和要求,做好施工现场每日消杀、进场工人体温测量等安全防护措施。 “每天都有量体温,分发口罩,施工现场每天都在消毒。企业防护措施做的比较到位,我们工人在这个环境下干活比较安心。”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项目施工人员兰鑫对记者说。 “防疫期间,我们现场防疫防控措施有一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每天一消毒,进场的工人进行网上登记,签订个人责任状和承诺书;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体温测量,要求配戴好口罩;第三要求每个工人认真学习并遵守福建省‘11个一律’,龙岩市的‘十不准’和我县的防疫防控的有关文件及防护手册。”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项目工程部管理中心李连胜对记者说。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4个多亿,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该项目充分挖掘武平千年古县的历史记忆,对老旧街区的重新梳理,进一步提升武平县的品质,增强文化气息,丰富文化内涵,建成后将打造成武平城市新名片和文化新地标。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