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上午,武平千鹭湖(二期)项目施工队进场对西入口及服务区进行施工。该项目涉及迁坟100多座,经过指挥部和镇村的共同努力,仅用10天时间就便取得迁坟89座的显著战果,目前仅剩十余座待迁移。 千鹭湖(二期)西入口是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段位于城厢镇上东村,涉及坟墓迁移众多,特别是西入口服务区的关刀亭附近丘陵,原省道205线、古武高速、武平大道、沥青搅拌站等项目诸多坟墓迁移安置于此,造成新旧坟墓叠加,迁移影响面广(涉及平川、城厢近百户农户),性质复杂敏感多变,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起连锁反应,因该地段坟墓未迁移,造成工程建设无法施工。面对这些难题,征迁工作组不绕不推,迎难而上,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奋力攻坚。 充分酝酿 不打无准备的战 面对如山般的迁坟难题,征迁工作组展现出如海般的耐心,一组一组摸排、一户一户“会诊”,通过召开村民小组户长会、在各显要位置张贴宣传公告、逐户讲解宣传等方式方法,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被征迁农户的所思所想所盼,找准了开启大范围大批量迁坟“大门”的“金钥匙”。 身先士卒 舍小家忘我工作 为使众多坟墓尽快全部迁移,确保项目按期净地交付使用,镇、村工作组不须扬鞭自奋蹄,工作时间服从项目需求,休息时间服务群众需要,继续发扬“5+2”“白+黑”工作作风,城厢镇干部累计入户达数百次之多,上东村主任以一己之力打破了迁坟工作被动局面,有些干部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终于得到了广大被征迁户口的普遍理解支持与配合,进而影响感化观望户等,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精准研判 各个击破促迁移 在入户过程中,征迁工作组了解到,有些坟墓已经二次迁移,甚至多次迁移,造成部分农户不理解,征迁工作进展迟缓。为突破瓶颈,征迁工作组统筹考虑,提出有需求者可先临时集中寄放、后统一集中安置的方案,将原闽粤赣边生态根艺博览城部分建设用地划为迁坟临时寄放地,并充分利用机械化作业协助群众高效迁坟,创造性地解决了安置难题。同时,充分发挥房族老人威望高、说话管用的优势,使广大群众识大体、明大义、顾大局,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再通过他们影响被迁移户,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快速推进各项工作。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