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网 >养生保健 >
女性健康如何吃出来
2018-11-22 16:16:49  来源:中国医药报  责任编辑:陈梅英  

年过40的王女士为了保持苗条身材,常年追求标准的素食生活,虽然确实很瘦,但皮肤缺乏光泽、面色较差,而且一入冬就手脚冰凉,很容易感冒。她不明白,自己已经很注意饮食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健康问题呢?

其实,有这种困惑的女性还真不少。专家表示,很多女性出现手脚冰凉、易得病、痛经、贫血、失眠等问题,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

营养不均衡 易患亚健康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指出,女性亚健康多表现为神疲乏力、睡眠不佳、烦躁易怒、月经不调、腹胀、记忆力减退等。“亚健康多为疾病前期,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在早期就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防止进一步转化为疾病。”左小霞说。

“一般亚健康人群都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临床高级营养配餐师于仁文举例说,“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还是能见到一些穿着单薄、露出脚腕的年轻女性,有的还喜欢吃寒凉的食物、喝冷饮。有些女性为了减肥晚上不吃饭,但是边看电视剧边吃高热量的零食,反而越来越胖……”于仁文指出,膳食营养不均衡是造成女性亚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缓解亚健康问题,女性应该从饮食入手,多选用一些天然食物补充营养。例如:动物血的血红素铁含量非常高,手脚易冰冷、贫血的女性可多食用;赤小豆、薏仁等全谷物类食物由于没有去除表皮,比精白面更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B族维生素,这些都是适合女性的食物。

此外,情绪因素也是女性亚健康的原因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黄欲晓认为,女性亚健康问题与社会发展有一定关联,“女性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长期承受高度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很多女性的情绪多为压抑或忧郁,导致其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先养心,女性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和心态平和。”黄欲晓说。

饮食补气血 缓解痛经症

痛经是困扰女性的一大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李军表示,从中医角度来讲,痛经分为虚症和实症:虚症是不融则痛,由于气血亏虚、经血不足造成;实症是不通则痛,由于寒凝血瘀、湿热瘀阻造成。“痛经治疗以调理气血、通经止痛为要旨,虚则补而通之,实则行而通之;寒者温而通之,热者清而通之。”李军表示,对女性来说,要注意阴阳协调,在选择食补时,既要滋阴血,又要温阳气,阴平阳秘最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表示,一些天然食材对痛经有缓解作用,比如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薏仁、山楂,可以祛湿和活血通络;燕窝、人参补元气;阿胶滋补阴血;枸杞滋补肝肾;燕麦养经血、温肾阳,这些都适合痛经的女性食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表示,除了营养外,中医还讲究食物的“四气五味”,痛经的女性要少食寒性食物,平时宜选择羊肉、牛肉、南瓜、苋菜等温热的食物。

“保证饮食均衡,注意食材丰富,最好每天能吃到15种食材。”左小霞提醒广大女性,“从生活方式角度讲,天凉了一定要注意保暖。坚持晚上泡脚,并配合适量运动,每天至少要走6000步。”

内调加运动 天然抗衰老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表示,女性保养应更注重内在的饮食调理。她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和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女性就会出现皮肤松弛、容颜衰老的情况,要想保持健康和美丽,就必须注重营养饮食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陈勇表示,女性要拥有健康皮肤和红润面色,首先饮食要杂、营养要均衡全面;其次,要注重补水,人体70%由水组成,每天足量饮水是维持女性健康的基本要求。“人体缺水时会先从皮肤中夺水来保证重要器官的含水量,当人感到口渴时已经是缺水状态了,因此,不要等到口渴才‘豪饮’,而是应该不断补充水分,每天应喝水1500毫升~1700毫升。”陈勇强调。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这样既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我国女性以白为美,十分怕晒黑,阳光充足的时候足不出户,即使出门也要涂防晒霜、打遮阳伞、戴帽子、穿防晒衣。” 于仁文表示,部分女性长期不接触阳光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因此,女性要多做户外运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