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平县委 武平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武平县“梁野英才”聚集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工)委,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武平县“梁野英才”聚集计划(2014-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武平县委 武平县人民政府 2014年7月25日
武平县“梁野英才”聚集计划 (2014-2017年) 根据《龙岩市“才智龙岩”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岩委办发[2013]3号)的文件精神,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加快各类优秀人才聚集,为建设实力、宜居、幸福“三个武平”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决定制订并实施武平县“梁野英才”聚集计划(2014-2017年)。 一、总体目标 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切实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推动武平人才工作进入全省山区县市前列,至2017年,使人才资源总量、人才素质、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得到全面提升,为武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主要任务 (一)引进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 引进一批创业创新能力强,学术技术、经营管理水平达到省内领先,能引领和带动我县某一领域科研技术进步、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至2017年,力争入选龙岩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入选全省“百人计划”有突破。 实施武平县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按照《武平县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另行制定),每3年评选10名(个)左右武平县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给予每名高层次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5万元奖励资金,给予每个高层次创新团队、高层次创业团队10万元的奖励或1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并授予“武平县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荣誉称号。 (二)遴选一批特殊支持人才 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在产业发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能够代表我县一流水平、具有领军才能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重点支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至2017年,全县高层次人才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力争入选龙岩市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入选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简称省特支人才“双百计划”)有突破。 实施武平县特殊支持人才计划。每3年遴选10名左右特殊支持人才(其中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各2名),分别给予3万元奖励(评选办法另行制订,奖金分三年到位,外调、退休的停发),授予“武平县特殊支持人才”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特殊支持人才“万人计划”、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市特殊支持人才计划的,自然入选县特殊支持人才,同时享受县特殊支持人才奖励及有关待遇。原来的武平县“企业经营管理优秀人才”不再评选。 (三)激励一批优秀拔尖人才 评选表彰一批长期在一线工作、有突出贡献、有创新成果、在同行业有较高声望、能代表全县同行业一流水平的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激励和引导全社会各行各业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实施武平县优秀人才评选计划。每3年评选100名“县优秀人才”(其中教育人才50名、医疗卫生人才20名、工程专业技术及高技能人才10名、农业专业技术及农村实用人才10名、社会工作人才及其他类人才10名),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评选办法另行制订,奖金分三年到位,外调、退休的停发),并授予“武平县优秀人才”荣誉称号。原来的“名师”、“名校长”、“名医”、“健康卫士”等整合进“县优秀人才”。 (四)培养一批特色产业领军人才 突出特色化、专业性、领军型的人才定位,着力建设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在全市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引领带动我县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产业人才聚集基地重点企业、入选县人才高地企业中,每年遴选3-5名中青年科技专家、中层管理人员,按照个人努力与组织助力相结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争取条件大胆跨越相结合、普遍培养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修,放到重要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3-5年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新时期企业科技、管理领军人才。对入选“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由县政府给予每人次1万元的培训经费补助。 (五)支持一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 实施武平县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至2017年计划引进1000名紧缺专业人才,其中400名用于统一公开招考(聘),100名用于直接考核方式招聘符合《武平县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所列急需紧缺人才,500名用于引进到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指第一学历,下同)以上毕业生。对采用直接考核方式招聘的急需紧缺人才和在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作并在我县缴交社保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后可选择在平川镇五个居委会落户,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并且由县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生活补贴、安家费补助和购房补贴(统一公开招考〈聘〉的不享受),具体如下:⑴生活补贴标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200元/人﹒月,“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300元/人﹒月,硕士毕业生(或副高级职称)300元/人﹒月,博士毕业生(或正高级职称)500元/人﹒月,补贴期3年;⑵安家费补助标准为:“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2万元(分5年发放,每年0.4万元),硕士毕业生(或副高级职称)3万元(分5年发放,每年0.6万元),博士毕业生(或正高级职称)5万元(分5年发放,每年1万元);⑶在武平县城无住房,在保障性住房购买、租赁上给予倾斜,若在2014-2017年内需购普通商品房的,享受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200元/㎡,“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或副高级职称)300元/㎡,博士毕业生(或正高级职称)400元/㎡。对于企业在《武平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武政文[2013]267号)出台后引进的副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急需专业人才,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后,生活补贴从次月起按此新政策执行,并享受安家费补助及购房补贴等相关待遇,新政策出台前在武平规模企业服务期间补贴仍按武政文[2013]267号文件执行。 “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县特殊支持人才”和“县优秀人才”的评选由县委人才办牵头,会同县委宣传部、农办,县公务员局、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科技局、科协、民政局、司法局、人社局等部门组织实施。评选结果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三、重点工程 (一)建设一县一优势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围绕不锈钢、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以及机械制造、矿产品深加工、农林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壮大,广泛凝聚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产业人才,建设特色明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产业人才队伍,至2017年,力争我县形成1个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入选省或市人才聚集基地。对于入选省或市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的,由县政府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配套奖励。 (二)培育企业人才高地 重点培育一批人才聚集度高、贡献率大,科研成果居全市前列乃至全省或核心技术产业化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人才高地。至2017年,在“2+3”重点产业中培育1-2个企业人才高地,力争培育1个拥有省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成长性和人均利税明显高于省内同行业水平的企业入选省或市企业人才高地。对于入选省或市企业人才高地的,由县政府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配套奖励。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人才工作重点服务制度,在全县范围内筛选确定5家左右民营企业,作为县级人才工作重点服务企业,通过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加快企业人才高地建设。 (三)搭建科技创业创新平台 加强产学研对接平台建设,通过智力引进、项目共建、技术攻关、人才培训等方式,鼓励各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县外高科技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平台。重点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人才与资本、科技、项目、产业有机结合,确保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至2017年,力争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新建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10万、8万、5万元一次性建站补助;新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工业设计中心)按武政文[2013]267号文件兑现相关奖励。 (四)实施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培养工程 根据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实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实施“优秀人才上挂培养工程”。根据我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和干部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选派部分县优秀干部、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基层医疗卫技人员等到省直、市直单位、经济发达县(市、区)跟班学习或挂职锻炼,拓宽我县人才和干部队伍培训渠道,提升人才和干部综合素质。二是实施“定向生培养工程”。为解决基层紧缺教育、卫生专业人才,根据省教育厅、卫生厅定向培养基层教育、卫技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实施定向生培养人才工程,充实基层紧缺教育、卫生专业人才。三是实施“农村教师激励工程”。为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山区从教,对县城规划区外的农村教师按武政教(2014)综35号文件兑现农村教师补贴。一类区农村学校教师(大禾、湘店、民主、下坝、中赤)每人每月补贴200元,二类区农村学校教师(桃溪、永平、武东、中堡、象洞、东留)每人每月补贴150元,三类区农村学校教师(万安、中山、岩前、十方)每人每月补贴100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 “梁野英才”聚集计划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本部门职责,切实承担起本部门人才工作的职责,同时要抓好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各乡镇和一园两区要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优秀人才聚集。 (二)加大人才资金投入 加大人才工作经费投入,县级财政按省、市相关要求预算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在5年内逐步达到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以上。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人才专项资金账户,实行单独核算和管理。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统筹安排和宏观管理,县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审核和拨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支持的导向作用,推动各单位设立人才开发培养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形成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重视人才工作宣传 系统宣传科学人才观,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的做法和成效,集中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典型,为加快优秀人才聚集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