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晚,第五十七期“武平故事会”在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梁山书院如期举行,许多群众冒着暑热到现场聆听。《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童年趣事——偷喝爷爷的酒》……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赢得满堂喝彩。 去年,武平县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项重点任务,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所“武平故事会”,每周二晚上7点半组织作家、学界名人、文坛长者及见多识广的老人,讲述武平历史故事、客家故事、红色故事等,普及武平历史文化,提振群众精气神。 武平根据各乡镇地域人文特色,搭建纪念馆、村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文化广场等宣教阵地,并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党课、红色文艺轻骑兵传习汇演、蒲公英微课堂等活动,把最新政策和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探索城乡一体化管护,促进城乡文化共享。”武平县委文明办主任陈新玉介绍。武平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实行“规划一张图、标准一个样、资金一个盘、党建一条心”的“四个一”城乡设施建设共建机制。 该县出台《武平县民间业余文艺团队扶持管理办法》等政策,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目前,全县民间文化队伍有180多支,文化志愿者达500余人。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群众自办乡村春晚每台3000~5000元的资金扶持,申请举办“农家欢村村乐”活动的村(社区)已达到70%的乡村覆盖率。 近年来,武平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组织33家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实现阵地联建、队伍共用、资源共享,推动城市优质资源下沉农村;对“武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进行提升改造,针对群众所需设置“爱心义剪”“农技下乡”“科普大篷车”“七色之花”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9项。 “我们还建立了激励回馈制度。”陈新玉说,该县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收益全部用于志愿者积分兑换、品牌服务项目培育,动员12家爱心企业成立爱心企业联盟,为星级志愿者提供免费公交出行、优惠贷款利率、免费观影等多项礼遇项目,推动资源城乡互通。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